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3:33 / 浏览量: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18位数字的代码,用于识别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身份。由国家标准局发布。这18位数字或字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构行政区划代码、主体识别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部分组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详细介绍如下:

1. 起源

过去,我国各部门机构代码不统一,导致管理上缺乏有效协调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大多数代码仅用于各部门的内部管理。一些部门的信息数据相互分离、封闭,造成信息孤岛问题。

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代码,有的还收取费用。多种代码并存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同一主体的信息比对,增加社会负担,降低行政效率。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方便公众,统一了社会信用代码。

2. 依据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局发布。国家标准委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我国采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及相关基础信息作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数字身份证”,成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识别身份的手段。

3. 分类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涵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两类主体。自然人的统一代码是身份证号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代码是一组18位数字的代码,用于识别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

4. 功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唯一的“身份证”。